歷時近半年的討論后,裝備制造業領域大型石化裝備和大型冶金裝備的自主化實施方案于日前相繼******。這是繼對裝備制造業實行進口稅收優惠政策之后,國家在推動裝備制造業國產化方面又一項實質性舉措。 《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確定的16個關鍵領域中,石化和冶金是率先******裝備自主化實施方案的兩個領域。對于“十一五”期間裝備的自主化目標及依托工程,方案中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方案還列出了推進自主化將要采取的具體措施。與討論稿相比,最終******的方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動。其中,大型石化裝備自主化方案中,并未出現之前討論的關于禁止進口和限制進口的石化裝備產品名單。業內人士猜測,涉及到進口的部分可能受到了相關部門的抵制,因而未能******。 而在大型冶金裝備自主化方案中,除確定了“十一五”期間冶金裝備的自主化目標外,還增加了8項冶金裝備自主化依托工程。方案制定人士表示,這8項依托工程都是今年國家發改委核準的項目,從規模和內涵來看都比較先進。 大型石化裝備自主化率鎖定75% 在《關于加快推進大型石化裝備自主化實施方案》中,記者看到,“十一五”期間大型石化裝備自主化的重點是百萬噸級乙烯及深加工成套設備、60萬~100萬噸級PTA成套裝備、天然氣長輸管線成套設備、千萬噸級煉油DCS系統和大型芳烴成套裝備。其中,以具有自主產權設備的價值與設備總投資的比例計算,前三種成套裝備的自主化率要達到75%以上。到“十一五”末期,大型石化裝備將基本立足國內設計制造。 在依托工程方面,方案確定了天津、鎮海、撫順、大慶、武漢5個80萬~100萬噸乙烯項目和濟南、儀征、涪陵等PTA項目及川氣東送工程項目。由于我國目前千萬噸級煉油裝備的自主化率已經達到90%,因此沒有確定煉油項目為依托工程,但將千萬噸級煉油DCS系統和大型芳烴成套設備列為自主化的重點。 根據方案,有條件實施自主化的重點產品包括:大型壓縮機、石化專用設備、關鍵石化泵閥、容器反應器設備、大型空分成套設備和DCS控制系統、關鍵儀表軸承等關鍵配套產品。其中,大型壓縮機中的乙烯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制冷壓縮機、乙烯制冷壓縮機)的國產化將分別通過天津、鎮海和撫順三個依托工程予以解決。記者近日從權威渠道獲悉,中石化已就天津和鎮海百萬噸乙烯及深加工項目同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同,中石油的撫順80萬噸項目合同也即將簽署。 大型冶金裝備掌握核心和成套技術 在冶金裝備自主化方面,《關于推進大型冶金裝備自主化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到“十一五”末,基本掌握大型冶金設備的核心技術和成套技術,并立足國內制造。 目前,我國鋼鐵企業正在加快技術改造的步伐,有相當一批效率不高的裝備需要淘汰更新,這為冶金裝備的自主化提供了市場空間。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汪建業說,“十一五”期間鋼鐵企業投資成本中,設備投資約占45%。目前,一重、二重等企業正在日夜趕工,以應對相當數量的冶金裝備訂單。 汪建業介紹,目前我國冶金裝備總體自主化水平接近80%,但關鍵的冷熱連軋成套設備和涂鍍層加工成套設備有一部分依賴進口。 對此,方案中確定,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酸洗和退火涂鍍層加工成套設備、大型高爐煤氣燃氣輪機和10萬立方米及以下大型制氧機自主化率要達到70%;50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鼓風機及高爐煤氣余壓余熱發電設備、5米及以下軋機油膜軸承和DCS控制系統和關鍵儀表自主化率要達到80%;而自主化率達到90%的設備有5.5米及以下側裝煤搗固焦爐機械設備、日產1000噸及以下活性石灰成套設備、年產500萬噸及以下球團生產成套設備、大型轉爐煤氣干法凈化回收裝置、大型寬厚板連鑄成套設備、大型寬厚板成套軋制設備、大型軋制板帶精整生產線設備、大型金屬管軋制設備和精整成套生產線設備等。 冶金裝備自主化的依托工程確立了8個項目,分別屬于濟南鋼鐵集團公司、天津鋼管集團、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天津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寶鋼股份梅鋼公司、東北特鋼集團及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方案中指出,鋼鐵企業應將支持裝備自主創新作為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其建設項目要在確保市場競爭的前提下優先使用已經成熟可靠的自主化裝備。 多項措施力推自主化 兩方案中均提出了推進裝備自主化的一些具體措施。其中,《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中的一些政策,在方案中得到體現。包括要求用戶企業和裝備制造企業共同制定相對穩定的裝備技術政策,以為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加強大型項目設備招標的監督管理等。 兩方案均要求,新上項目在核準時,業主單位須同時提供裝備自主化方案,其中要明確自主化率和采用自主設備的清單。國家發改委將組織專家對自主化方案進行論證,專家組中裝備制造業專家人數必須過半。自主化方案將作為項目核準的重要依據之一。這意味著,在石化和冶金領域,使用國產裝備的項目將獲得優先核準。 為保證重大裝備的質量和水平,石化裝備自主化方案中明確提出,承擔大型石化裝備自主化關鍵設備研制任務的企業,必須是國內資本控股并具備較強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意味著,國內企業特別是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將獨享石化裝備的盛宴。 兩方案中同時要求裝備制造企業要樹立高度責任感,確保產品的技術性能和質量。還提出要創建獎懲制度和后評估機制,并要求國家發改委負責加強對裝備自主化工作的組織協調。